4岁宝宝长期便血、消瘦,吓坏年轻妈妈
几天前,一位满面焦急的年轻妈妈带着4岁的图图(化名)来到我的诊室。
这是个漂亮的男孩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非常可爱,就是显得有些瘦弱和苍白。
据妈妈讲,这孩子从小胃口都不好,爱拉肚子,贫血,消瘦、没有力气,一直都吃不胖。
一个月前,发现孩子便便带血,带着孩子去了多家医院就诊,一直没有查出具体的便血原因,心里十分焦急,怕孩子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听说我们这里能为儿童做胃肠镜,就抓紧时间赶过来了……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图图,只见他略低着头玩弄着自己的纽扣,一言不发,一双大眼睛低垂着,显得消瘦,面色苍白,没有小男孩调皮、活泼好动的天性。
仔细查体,发现图图的贫血貌不是很重,但是体型消瘦,腹部触诊:腹软,无包块,无压痛、反跳痛。
我耐心地问图图,他只说自己没劲,老是想吐,不想吃饭,有时候肚子痛、还拉肚子等不舒服,大便不带黏液。
经过综合分析,我考虑孩子很可能是结直肠息肉导致的便血,需尽快完善其他的相关检查,然后行结肠镜检查。
很快,辅助结果出来了,血红蛋白稍微偏低,多少有点贫血。其他正常,可以做肠镜检查。
于是,便安排孩子服用泻药,下午行无痛肠镜检查。
下午1点,无痛肠镜检查顺利开始:
麻醉医生悉心照顾图图
在距肛门10cm之直肠处发现一短蒂息肉,表面粗糙,蒂部周围黏膜呈橘皮样改变,看形态,为幼年性息肉的特征。
于是用电刀顺利切除,然后3枚钛夹夹闭创面。
自此,吓坏图图妈妈的便血”元凶“被就地正法。
整个过程图图一直安静地睡着
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宝妈宝爸,孩子一旦出现便血,要首先想到息肉的可能,找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或儿科诊治,有必要时行儿童肠镜检查。
小儿消化道出血超过60%的病因是结直肠息肉,其次是结肠炎,孩子一旦出现反复便血、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行肠镜检查。
学点胃肠病知识:幼年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多见于男孩,多长在距肛25cm以下,多数<1.0cm,大多数有蒂,约有25%多发性。
一般不发生癌变,偶有癌变报道,可自行排出体外。
组织学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可有囊性扩张,内储黏液,又名潴留性息肉,间质增生,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的表面有溃疡糜烂。
其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明确,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慢性炎症刺激
肠道的慢性炎症使局部黏膜发生溃疡,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形成,表皮、腺上皮及下层组织增生。
②慢性机械刺激
坚硬的粪便、肠道寄生虫等非炎症因素长期刺激,导致黏膜、腺上皮和黏膜下组织局限性增生。
③胚胎组织异位
指机体某一器官内正常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组合排列而形成病变。
④病毒感染
⑤遗传因素:目前很多专家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有关该病的遗传特征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临床表现:
无痛性血便为主要表现
①大便反复带血,便血发生在排便将完时,多在粪便的表面有一条状鲜红色血迹,不与粪便混合;
②少数病例便后自肛门滴鲜血数滴;息肉可突然脱落而大出血;
③当息肉表面继发感染时,除便血外尚有少量黏液、脓液;
④高位的大息肉可因肠蠕动受阻或蒂柄牵引肠壁,而引起腹痛甚至肠套叠;
⑤低位的息肉排便时可将息肉推出肛门外,可见肛门处一红色圆形肿块,如不及时将其送回,可发生嵌顿坏死;
⑥患儿的全身情况通常无改变,个别高位息肉病儿的便血和粪便相混合,长期未被发现,可有轻度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