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目前国际上把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两类。慢性胃炎临床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寒客肠胃,或过饱导致脾胃损伤继而湿热内生,还可能因恼怒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引发。
好性格,养胃又养身
首先,胃病与性格有关,宜戒“焦”戒“躁”。这个“焦”是焦虑的“焦”。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凡事都追求“快”,所有人似乎都失去了耐心,焦躁的情绪不断蔓延。健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身心疾病。要想肠胃好,心理调适也不容忽视。
国外研究表明,胃肠是人类的第二大脑,胃肠疾病和心情息息相关。生活的快节奏和焦虑紧张的气氛,是促使人类发病的社会因素之一,调整心情对于治疗疾病至关重要,对于慢性胃炎更要加强心理调适以及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如果情绪太过,则会对相应的脏腑造成损伤,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能够对脾胃功能造成损伤的多是忧思,也就是想得太多,思虑过度,心理负担重。
人体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在神经支配下完成的,包括胃肠道。胃肠道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两种神经互相制约,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
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是抑制胃肠道运动的,情绪紧张焦虑时交感神经会兴奋,交感神经一兴奋,副交感神经被抑制,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就受抑制,时间长了就会消化不良。
副交感神经可以促进胃肠运动,兴奋胃肠道,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蛋白酶原的合成,是胃肠运动的“正能量”。
肝火旺盛,心情急躁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相应地受到抑制,导致胃蛋白酶原分泌不足,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和吸收也就随之变差。这也就是中医上所讲的“肝木克脾土”,肝木很容易克伐脾胃导致脾胃虚弱。如果一个人长期思虑太重,副交感神经长期受到抑制,就会出现胃肠问题。这个原理与中医“思则伤脾”相通。
要恢复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就要减少交感神经兴奋的时间,心平气和,让身体静下来。所谓“好性格养胃法”,就是指矫正不良性格和习惯,不急不躁,有条不紊。认清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要被欲望控制,不要同时做那么多事情。放慢说话速度,不插话,有话慢慢说。减慢吃饭速度,不要吃得太快,要让食物在口腔中和唾液充分接触,让唾液淀粉酶先对一部分食物进行消化,这样能够减轻胃肠的负担。
调整性格可以帮助恢复健康,养成好性格,慢性胃炎会好得更快更彻底。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潜移默化产生的,只有纠正平时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好心情、好性格,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胃病的产生。
中医辨证分型
慢性胃炎在中医学中属胃痛范畴,临床上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脾虚气滞六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对于慢性胃炎,要采取调养治相结合的原则。
其中慢性胃炎之肝胃不和证型,治则为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常用经典方剂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对于慢性胃炎的胃脘疼痛不适、性格急躁、腹胀症状,能够疏肝、温脾、健胃,消除胃内炎症,增强胃肠动力。
如果慢性胃炎气滞比较明显,而且脾阳虚,腹胀、便溏明显,可以使用枳术丸以及参苓白术散,加强健脾理气的作用,促进胃肠动力。如果慢性胃炎没有太多症状,中医辨证不明显,可以直接使用香苏散和四君子汤加减,二方相合可理气、健脾,增强胃肠动力,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促进胃黏膜的恢复。
慢性胃炎在药物治疗之前,首先调整性格习惯、生活方式,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严格忌口,共筑医患联盟
在慢性胃炎治疗期间,要做好忌口,知道什么食物能吃,什么食物不能吃。《本草求真》说:“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饮食宜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食物对疾病有很大的影响,最好的康复诊疗不仅仅是在医院,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难经》指出:“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最好给肠胃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保持清淡饮食是非常必要的。等胃功能恢复后,也应该继续注意规律饮食,保护好胃肠功能。
忌口是医患间最容易对接生活信息的地方。“吃药期间有没有忌口?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消化内科医患之间对话最多的大概就是这句了。看病时应认真告诉医生你平时的饮食习惯和特点,医生也应认真告诉患者,哪些食物可吃,哪些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让患者享受适合自己的健康美食,这也是消化内科的医生职责之一。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来说,应该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吸烟,大量饮酒,吃过度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饮食不规律等。除了药物治疗,很多患者更多的是应该了解自身疾病的饮食宜忌,从小的细节做起,规律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构筑免疫长城,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智慧以及医患联盟的形成。让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习惯,自发变成自觉,形成健康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