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做胃镜的人,十个会被诊断「胃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全球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在中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
如果你时常反酸、恶心、食欲不振,那可能是得了胃炎!被诊断出了胃炎,会恶化吗?日常如何保护好胃?跟着小安学起来!
胃炎久治不愈会癌变?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慢性胃炎中尤以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 「慢性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增厚的病理改变。 临床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可由病情发展加剧而形成胃癌。 【表现】 食欲不振、泛酸、大便时干时稀等症状。 【病因】 饮食结构不当、劳倦、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某些细菌病原体感染等。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大多因某些应激性刺激,或因服药及精神情绪刺激等因素导致。一般通过呕吐或排泄后情况会有所好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手段。 【表现】 腹痛、呕吐,严重者发热、脱水等。 【常见病因】 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进食生冷不易消化食物、长期大量饮酒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某些细菌病原体感染; 应激:如严重创伤、手术、精神紧张等; 药物: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刺激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炎; 需注意,急性胃炎如果治疗不完全后续可能转变为慢性胃炎。如经过排毒和服用止泻药物后,仍没有好转,一定要及时就医。 这几个习惯,正在“毁”了你的胃 饮食不规律 年轻人加班熬夜导致三餐不规律,甚至有人节食减肥。但当进食过少时,食物被消化完以后,过多的胃酸会腐蚀胃壁,损伤胃黏膜,诱发溃疡。 吃得太多、太快 吃太多会使胃总处于饱胀状态,易造成消化不良。长期会加重胃负担。 吃太快会对食物的咀嚼不够,研磨不充分的食物进入胃以后,会增大胃的负担,长期易损伤胃黏膜。 爱吃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中含盐量高,会直接损伤胃黏膜,且其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更易致胃癌。 多人共餐 多人共餐易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 贪吃凉食 冷食冷饮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损伤,影响胃酸分泌的节律,从而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导致胃炎。 吸烟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胃黏膜的破坏。 熬夜晚睡 睡眠质量下降,胃肠道的动态平衡会被打破,长期会食欲不振,形成恶性循环,引发萎缩性胃炎。 精神紧张 压力大、紧张、心情波动明显时,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使得胃酸分泌异常,诱发溃疡、糜烂等胃黏膜病变。 胃部着凉 胃部遭到寒凉刺激,容易损伤局部黏膜,导致其病变,引发疾病。 如何打好保“胃”战? 做好以下几点,远离慢性胃炎与急性胃炎: 三餐定时定量 拒绝暴饮暴食及重盐、重油等食物。饮食搭配上要注意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平衡,做到三餐分配合理,定时定量。 其中,早餐尤为重要,应包括以下几类食物,如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富含优质蛋白的鸡蛋、豆制品、奶类、瘦肉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日常可食用如红枣、生姜补脾胃益气血;吃含有小麦低聚肽的食物修复胃黏膜;岩藻多糖对抑制幽门螺杆菌有一定作用。 细嚼慢咽 经过细嚼慢咽的食物,进入胃后更容易被充分消化。同时,咀嚼过程中,人体消化系统会条件反射地分泌出更多消化液,更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保护胃黏膜。 另外,吃过热的食物会灼伤口腔黏膜、食道黏膜、胃黏膜;过冷食物易造成胃肠应激反应,影响消化甚至引起急性腹泻。 巧妙烹饪 多采用蒸、煮、烩、炖的烹调方式替代爆炒、干炸、油煎、烟熏等。 保持良好睡眠,多运动 每天坚持半小时运动有助于睡眠。 腹部保暖 注意胃部保暖很重要。建议穿衣不要敞怀,睡觉时盖好被子,以防夜间腹部受凉。 保持良好情绪 情绪变化会导致肠道蠕动出现异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老胃病”患者要重视情绪管理,日常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定期检查 若出现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或患有慢性胃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并积极配合治疗。 胃镜检查如果只发现胃炎不用在意,确保治疗清除幽门螺杆菌就好。 ●40岁之后,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40岁之后,需定期做胃镜检查筛查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