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边有人吃很多,但是依然很瘦,很多时候都会说这个人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好等。消化不良在生活中似乎十分常见,但很多人眼中的消化不良,是不是真的消化不良呢?
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的症候群,可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根据病因通常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器质性消化不良是有明确的器官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如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则无明显器官病变。
为什么器官没有问题,但就是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呢?这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相关:
1、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受损,导致食物在胃里面分布异常,引起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等症状;
2、内脏敏感性高,对胃扩张刺激产生不适感和健康人群相比更加明显;
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严重程度常常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况有关;
4、曾有胃肠道感染病史(例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的患者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
5、遗传。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呢?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表现,又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两个亚型。
餐后不适综合征(有其中一项,或两项):
1、发生在进平常餐量后的餐后饱胀,每周发作数次;
2、早饱感使其不能完成平常餐量的进食,每周发作数次。
有可能会同时存在上腹痛综合征。
上腹痛综合征(包括所有项):
1、至少中等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1次;
2、疼痛为间断性;
3、不放射或不在腹部其他区域/胸部出现;
4、排便或排气后不缓解;
5、不符合胆囊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
出现以上症状至少6个月,并且近3个月都符合的话,就高度怀疑出现消化不良,这个时候不是自己简单的吃个消食片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服用药物,如胃促动力剂或合用抑酸剂等,此外还要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去除与症状可能的发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