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慢性胃炎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患有这种“病”,即便是无症状的“健康人”似乎也难以幸免!
然而,许多人即使没有接受治疗,也还活得好好的。那么,如果医生告知你得了慢性胃炎,你是治还是不治呢?
慢性胃炎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男性比女性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
慢性胃炎容易赖上哪些人❤
一、不良饮食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饮酒、喝浓茶、浓咖啡;吃辛辣、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
二、长期吃药
口服药物经口进入胃肠道,难免对胃肠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
有些药物容易损伤胃黏膜,诱发炎症,如阿司匹林、洋地黄等。这种情况尤见于老年人,因其日渐衰老的身体常常吃不消。
三、感染
主要见于“臭名昭著”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四、免疫异常
由于异常自身免疫,人体产生抗胃壁细胞或其产生的内因子抗体。
除了损伤自身胃粘膜壁细胞,还可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因为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需与内因子结合才能最终被人体吸收。
维生素B12缺乏可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称为恶性贫血。
五、其他
营养不良;有慢性胃炎家族史;胃肠道活动障碍,使胆汁反流等均可破坏胃粘膜屏障,诱发慢性胃炎。
常见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的症状常无特异性,约半数患者有中上腹不适、隐痛,餐后可加重,缺乏节律性,一天中发作的时间常无规律可循,不像消化性溃疡般有规律的疼痛。
常见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伴出血者可见黑色大便或血便。
此外,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在按压肚子时,上腹部常有压痛感。
怎么确诊❤
首先看是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再结合辅助检查寻找病因。
由于症状往往不典型,无特异性,确诊需要依赖胃镜及病理检查。根据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可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
如何防治❤
慢性胃炎可防可治,大多数成人胃粘膜均有非活动性、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是胃粘膜组织正常更新、修复过程,为生理性粘膜免疫反应,往往不需要药物治疗。
针对其他病理性慢性胃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往往需要借助药物来控制。而且,做好预防措施才是关键。
一、一般治疗
去除致病因素,例如,Hp感染者进行杀Hp治疗;戒烟限酒;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口腔、咽部有慢性炎症者需先进行治疗;饮食规律、清淡、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及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等。
二、对症治疗
若出现明显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家备好相关药物,予适当对症处理,具体用药需听从专科医师指导。
三、手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化生、萎缩及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常被视为胃癌前状态,可通过胃镜和病理活检发现。若有高危癌变风险,可在内镜下进行手术切除,如胃镜下粘膜切除或内镜下粘膜剥脱术,或是外科手术治疗。
据统计,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为了预防胃癌发生,建议中老年人群定期到医院做胃镜,以及时发现高危癌变风险或早期癌变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消瘦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癌变可能。
总之,慢性胃炎不一定都需要治疗,大多数患者只需调节好日常饮食生活习惯便可。若需药物治疗,应听从专科医师指导,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