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胃镜,我们经常拿到一张报告,上面写着: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这到底是个多大的毛病?严不严重呢?要不要吃药?
什么是浅表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前叫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炎症比较表浅。我们的胃大致分为四层,最外面(胃的最里面,接触食物的那边)的一层叫做黏膜层,浅表性胃炎就是伤害在黏膜层的最表层。
看下面这张图就很容易明白为啥叫“浅表”了。
至于为啥还叫“非萎缩性胃炎”,很简单,是相对于“萎缩性胃炎”来说的,就是因为伤害比较浅,胃黏膜上分泌消化液的腺体还正常。
如果腺体减少了、甚至消失了,就叫萎缩性胃炎了。
我们如果取一点发生病变的组织,放在显微镜下看,就会发现,发生炎症的细胞一般都在粘膜表层,胃黏膜的里面负责分泌胃液、消化酶的腺体基本正常。
这是慢性胃炎里面最轻的一种,一般医生都会告诉你,没什么大问题。
很多医生甚至不建议治疗,只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就行了。
当然,大部分医生还会问你有什么症状,
还会建议你去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如果做了病理,还会建议等病理有了结果再进一步治疗。
既然 “慢性浅表性胃炎”大部分都意味着基本没有问题,为什么医生还会有这么多的建议呢?
为什么查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100%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而慢性浅表性胃炎80%和它有关。
另外,这个菌是一级致癌因子,是胃癌的元凶,所以要查、要杀。
我国最新的幽门螺杆菌级胃癌防控指南明确指出: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肠型胃癌最为有效的可控因素,建议没有抗衡因素的成年人,都要根除治疗,并且越早治疗,受益越大,18-40岁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多种胃病和胃癌的元凶
为什么要等病理结果?
因为在胃镜下,医生凭经验或者放大染色等技术,也没有显微镜下的判断更准确,所以,有时候内镜医生会取出来一点胃黏膜组织去做病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病很严重;
病理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你的浅表性胃炎的分级。
根据其在胃黏膜浸润的多少、深度,把胃黏膜炎症分为:正常、轻、中、重度。
炎性细胞浸润仅限于胃黏膜上1/3者,且在高倍镜视野下少于5个炎症细胞,为正常,
超过5个为轻度;炎性细胞超过黏膜1/3,
但不超过全层2/3者为中度;
炎性细胞浸润超过全层2/3到全层者为重度。
另外,还要注意有没有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甚至早期胃癌......这些比较严重的情况。
根据病理结果,医生才能更合理、更精准的用药,并指导你何时复查,注意哪些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1,根除幽门螺杆菌
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要杀菌治疗,治疗后还要定期复查,以确定是否根除。
如果你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建议家里其他成员也检查一下,因为这个细菌主要是口-口传播,一人感染,全家都可能感染。
中国式共餐是造成幽门螺杆菌广泛传播的主因
2、对症治疗
如果没有任何不舒服,也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报告也没问题,那就不用吃药,改善生活习惯即可;
如果有不舒服的症状,就需对症治疗了。
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吃药也还是很讲究的。
3、改善生活习惯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说很多人都有,占胃镜检查的60%,因为影响因素太多,难以完全消失,但只要根除幽门螺杆菌、适当注意饮食、调节情绪、规律生活,大多数人能控制症状,病情也就不会进展了。
慢性浅表性胃炎也不能轻视
不要因为医生说了“慢性浅表性胃炎”没什么大问题,就不重视它,小问题也可能因为你的不重视变成大问题。
因为有时候疾病是逐渐发展的,我们熟知的胃癌发展Correa模式就是:
浅表性胃炎——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
据研究:长时间胃粘膜慢性炎症,进一步可发展成萎缩性胃炎,增加胃癌发病率。
50%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会演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而40%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会演化为肠化生,
而8%的肠化生患者会演化为异型增生,而异型增生会演化为胃癌。
所以,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微杜渐,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老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世界上也找不出一个完全正常的胃,都是吃出来的毛病。
所以,改善生活习惯比吃药更重要!
具体来说,进食松软易消化食物,三餐规律、定时定量,吃八分饱,饮食要淡口味、少辣、低盐、低糖,进温热食物、忌烫、忌冷,忌烟忌酒忌浓茶,忌刺激性大的食物、忌过分粗糙食物、忌笋,心情开朗,少压力。
注意卫生,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