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指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上皮中出现类似肠黏膜的细胞。
肠上皮化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肠上皮化生都会转变成胃癌,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肠上皮化生癌变的机率不同。
根据肠上皮化生分泌粘液的情况及其分泌粘液的性质,可以将肠上皮化生分为四种类型:
①完全性小肠化生
②不完全性小肠化生
③完全性结肠化生
④不完全性结肠化生
其中,小肠型化生或完全性肠上皮化生,上皮分化较好,见于各种良性胃病,尤其多见于慢性胃炎,随炎症发展而加重,与胃癌关系不大。
但大肠型化生或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较低,而在肠型胃癌旁黏膜中检出率较高,说明该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长期高盐、辛辣刺激和奶制品也可能诱发肠化;腌制食物中的亚硝胺类属于致癌物质,可诱导胃疾病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损伤胃粘膜后,随病情进展,可进一步引起萎缩、肠化等一系列改变。根除Hp后,患者萎缩和肠化较之前有显著下降。故而对于Hp感染所致萎缩、肠化患者应及早行根除Hp治疗。
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入胃,可造成胃粘膜损伤,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其胃黏膜肠化。所以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防止胆汁反流,从根源上来解决肠化的发生。
遗传因素
在有胃癌史的家族中出现肠上皮化生的几率会大于普通人患肠上皮化生,所以对于在家族中胃癌病史的人,需要定期的做检查,以此预防疾病发生的可能。
检查出肠上皮化生应该注意什么?
积极进行治疗
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做好各项检查,定期去医院复查,通常根据肠化生的程度决定随访时间,以及时掌握身体的实际状况,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根除幽门螺杆菌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尤其是年龄>40岁和有胃癌家族史者,应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
饮食调养
患者平时都应该积极的做好饮食调养措施,在平时一定要远离各种刺激性的食品,比如辛辣的食物、生冷的食物、过于油腻的食物、坚硬的食物、不好消化的食物、含有太多粗纤维的食物,都应该少吃或者忌口。同时,要避免抽烟喝酒,尽量少喝浓茶和咖啡,更不能总是喝合成饮料。平时应该以清淡、好消化、柔软、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保持精神放松
精神压力过大也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因素之一,并且有些患者发现病情之后往往会太过紧张。这也对病情非常的不利,甚至会导致病情持续进展。因此,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调整精神状态。平时遇到事情时尽量保持精神放松,千万不要太紧张了。
温馨提示
40岁以上人群是胃肠病、胃肠癌的高发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胃肠健康检查。如果您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