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是许多慢性胃病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病因子。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那么,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它与胃炎、胃溃疡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存在于人体内胃和十二指肠的酸性环境中,很多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这种细菌引发的。不过,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不表现出症状,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进一步患胃部或十二指肠疾病。
感染途径
1、刺激性食物
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体抗力低下,从而容易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入侵。所以刺激性食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感染,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不可忽视。
2、生吃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病的高发因素,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频繁途径之一就是生吃膳食。西餐中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习惯使然,或者打火锅时肉都还没烫熟,却早已吃得不亦乐乎,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健康隐患。
3、共餐
这是得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像感冒一样,“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建议居家中最好搞好卫生、食用公筷等。另外,经常在外就餐的人被感染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频繁出差的人须多加注意。
4、在牙齿繁殖传播
幽门螺旋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所以要认真刷牙,做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繁殖的隔离工作。
5、接吻
研究表明,唾液中有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将自然畅通无阻,所以接吻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最直接的途径。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确实是1类致癌物,但这并不表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展到胃癌,还需要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四个阶段。
因此,只要我们及时阻断肠上皮化生及之前的病变,同时清除幽门螺杆菌,就能阻止胃癌的发生。同时,胃癌的发生还受遗传、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咋筛查?
Hp不仅易传染,还有易生存的特性,且有一定的耐药性、复发感染等特点,所以科学检查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现在相对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碳13、碳14呼气试验法。碳13和碳14检查方式也很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这种检测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但如果您检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别忘了做一个胃镜,特别是45岁以上从来没有做过胃镜的人群,甚至有家族胃癌史的人,可以明确胃里是否已经出现了早癌,再决定日后随诊和复查胃镜的频率。
当然,如果有家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建议其他家庭成员也进行检查。
感染幽门螺杆菌,需要治疗吗?
自发性清除不可能,这三种情况要留心!那么,身体患有哪些情况必须根除呢?
第一,如果在生活中有反复的胃炎,经常不舒服,还患有幽门螺杆菌,这种时候就必须根除。
第二,如果有消化性溃疡,应该根除该细菌。
第三,如果有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要根除。
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在体检之中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做个胃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做决定。不过,只要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好还是根除,因为其自发性清除是不可能的。